2024年11月,在2024年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创新大会主论坛上,2024年度数字政府标准化发展指数报告正式发布。这份报告为我们描绘了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最新蓝图,展现了标准化在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就带您一起解读这份报告,探寻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亮点与未来发展方向。
一、数字政府建设成果丰硕
2024 年度全国数字政府标准化发展指数达到 80.8 分,较前三年的 77.1 分、63.5 分和 48.7 分有显著提高,平均提高率为 22%。这表明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在标准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数字政府建设的标准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数字政府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二、数字政府建设的五大突破
1.标准化体系日益完善
报告指出,我国数字政府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为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标准化在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数据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报告显示,我国政府数据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数据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逐步成为政府治理的新常态。
3.政务服务效能大幅提高
得益于标准化建设,我国政务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4.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强
报告强调,我国在数字政府建设中高度重视网络安全,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不断提升,为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保障。
5.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报告显示,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在创新应用场景方面取得突破,政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三、数字政府建设任重道远
1.应用度仍有提升空间
虽然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应用度仍有待提高。未来,应加大数字政府应用创新力度,让更多民众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2.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需关注
报告指出,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下一步,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基层政府的支持力度,推动全国数字政府均衡发展。
3.持续优化政策环境
为进一步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我国还需在政策法规、人才培养、技术支撑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数字政府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四、典型案例与经验
1.多地创新实践
山东省构建数字强省标准体系、广东省开展标准符合性检查及实施质量监督抽查推动标准实施、江苏宿迁市构建全国首个地级市层面的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青岛率先开展公共数据资产标准化等,这些地方的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50大典型案例
课题组面向全国征集并遴选出 50 个典型案例,涵盖了大数据中心、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政务服务热线、信息中心等多个领域和部门。这些案例展示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在数字政府标准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如北京市领导驾驶舱优化完善项目、广州市增城区智慧城管平台、南阳市新型智慧城市(一期)数据中台、江陵县民族宗教事务数字管理平台等,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数字政府建设新特点
1.数据赋能效果更加凸显
通过数据的整合、分析和共享,为政府决策、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提供了更加精准、有效的数据支持,推动了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和服务效能的提升。
2.场景化核心地位更加重要
以场景为导向,将数字技术与具体的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贴近民生、服务社会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提高了公众对数字政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3.智能化技术嵌入更加明确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政府服务和管理提供了更加智能、高效的手段,如智能审批、智能监管、智能决策等。
4.集约化建设更加突出
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共建共享等方式,实现了数字政府建设的集约化发展,降低了建设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5.一体化服务能力更加强化
打破了部门之间的界限,实现了政务服务的一体化办理,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 “一站式” 服务,提升了政府服务的整体水平和形象。